2015两会落幕 深度解析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
作者:花耀飞 来源:屠颖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4-05 18:15:15 评论数:
比如,重庆没有搞独资交易机构,不是因为电网不积极争取,而是因为市里的坚决反对。
作为最大亮点的配售电侧放开也走向实际操作阶段,试点地区售电公司借助低买高卖的暴利模式成为新电改短期最大赢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至少成立了559家售电公司。三年以后市场扩大到一定程度,售电公司需要扩大增值服务以及利用平台提供投融资、咨询服务等多种变现模式提高盈利。
作为核心架构的电力交易中心密集落地。按照要求,7月底要完成初审,8月15日形成初步报告,8月底将反馈报告并听取电网意见,9月底将正式报告报送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其中,山东75家、广东40家、贵州38家、河北35家。国海证券分析人士指出。今年3至5月份广东开展了三次售电公司参与的大用户直购电,成交电量分别是10.5亿千瓦时、14.5亿千瓦时、14.0亿千瓦时,发电平均降价125.55厘/千瓦时、147.93厘/千瓦时、133.28厘/千瓦时,售电公司成交电量占比分别是64.85%、68.68%、82.92%,发电侧平均分别让利了1.32亿元、2.14亿元、1.87亿元。
垄断仍有待破冰伴随着改革的推进,降价红利也逐步释放出来。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地方特别是资源大省电改热情高涨,更多是着眼于降电价红利,而不是市场化本身。2015年,国电东胜热电与远光智和卓源针对燃料业务的管理提升需求,在数次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将IO(Integrated Optimization )业务管理思想与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设备管理思想相相结合的集成优化管控思路
该评审鉴定会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主任王聪生担任主任委员,他在会上发布鉴定结果称,燃料IO-DCS控制系统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了燃料管理过程中的困难点,理念先进,技术创新,在电力行业应用前景广阔。希望这一创新技术,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提升,推动燃料管理领域进入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远光智和卓源总经理王辉介绍道。2015年,国电东胜热电与远光智和卓源针对燃料业务的管理提升需求,在数次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将IO(Integrated Optimization )业务管理思想与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设备管理思想相相结合的集成优化管控思路。
系统建设深入梳理了智能识别系统、采样机、制样机、气动传输设备,智能存查样柜的控制逻辑,并依托燃料业务管理和设备管理的特点进行架构设计。在I/O通信协议的基础上,通过编程用IO-DCS实现对分散在燃料智能化项目中各类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代替原有品牌多样、分散控制的PLC、集成控制板等设备,将燃料管理全业务流中的设备纳入统一的控制平台,实现生产管理与业务管理融合。
国电电力燃料管理部孙纳新主任在中电联新产品技术鉴定会上,陪同专家组参观了系统的应用情况。远光智和卓源作为其合作伙伴,早在2013年双方就携手构建起全流程的燃料智能化管理体系。如何优化现有智能化管控系统,成为国电东胜高效燃煤电厂转型升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系统推动燃料管理业务,实现了从管人到管设备的实质性跨越,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管理目标。
一旦发生故障,也缺少有效的故障诊断和追踪手段。同时,要求运维工程师必须熟悉各种设备、掌握多门类的编程语言。当时,我们在来煤入场、采制样、化验等关键业务流程实现了自动化,无人值守,改善了工作环境,解决了原有燃料管理业务环节中效率低、易出错、存在人为干扰的管理漏洞和风险。国电东胜热电总经理左银华认为,燃料IO-DCS智能管控系统的集成性,推动实现了电厂生产控制信息、业务管理信息与燃料信息流融合统一到一个平台之上,增强了燃料业务各环节以及燃料业务与生产业务的协调一致性。
近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部分控制设备反馈信号缺失,无法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作为探索业务管理与设备管理集成优化的燃料智能化集中管控创新成果,远光智和卓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光智和卓源)打造的燃料IO-DCS智能管控系统在国电东胜热电的应用成果显著,并顺利通过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十余名业界专家进行的新产品技术鉴定。谈及电厂最新上线的信息系统,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东胜热电)燃料部主任孙桂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工作量锐减,效率大大提升,燃料部由原来的38名员工降到目前的19人。
创新,从问题中来国电东胜热电是国内较早进行燃料智能化建设的电厂之一。孙桂生结合日常管理工作指出,燃料智能化系统各环节的设备由不同编程语言的PLC控制,存在控制孤岛。----IO-DCS系统能否成为火电企业燃料智能化管控主流过去燃料各环节生产设备各自为政,无法集中监控,管理严重滞后。针对不同生产厂商设备对外接口不统一,造成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讯不畅、不同设备之间无法直接管理,维护难度大、费用高的问题,远光智和卓源项目团队进行了适应性研发和设计。孙桂生向记者介绍了东胜电厂的燃料智能化建设历程,并指出,服役多年的燃料管理系统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燃料IO-DCS智能管控系统上线后,数据实时采集并自动上传到办公系统,运维人员可实时查看各项指标,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提升,到实践中去燃料IO-DCS 智能管控系统在国内尚无先例,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指出,燃料IO-DCS智能管控系统将传统分散的燃料管理业务系统和设备控制系统进行集成,有效提升了系统安全等级,为火电企业降低生产管理风险,实现精细化管理,打造了良好范本。
旨在建立起与生产DCS 系统相互融合、统一的燃料IO-DCS 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经营、生产、燃料三者相互联动、集中统一的管理体系,支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加强重要设备、输电线路巡查和红外测温,确保电网在高温大负荷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同时,组织实施各类反事故演练。针对目前持续高温和电力供需形势趋紧的形势,国网安徽公司及时投运了500千伏怀洪变、涓桥变、利辛电厂送出线路等一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大幅提升了电网供电能力。
全省16个市的用电负荷都创历史新高。入伏以来,安徽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用电需求不断攀升,7月29号晚上,全省用电负荷达到3352万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的3003万千瓦增长11.62%,今夏连续四次创历史纪录。此外,国网安徽电力还积极与华东地区兄弟省市开展省际电力置换,确保全省电力供需平衡针对目前持续高温和电力供需形势趋紧的形势,国网安徽公司及时投运了500千伏怀洪变、涓桥变、利辛电厂送出线路等一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大幅提升了电网供电能力。
加强重要设备、输电线路巡查和红外测温,确保电网在高温大负荷情况下的安全运行。入伏以来,安徽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用电需求不断攀升,7月29号晚上,全省用电负荷达到3352万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的3003万千瓦增长11.62%,今夏连续四次创历史纪录。
同时,组织实施各类反事故演练。全省16个市的用电负荷都创历史新高。
此外,国网安徽电力还积极与华东地区兄弟省市开展省际电力置换,确保全省电力供需平衡2016年,公司百万客户投诉量累计14次/百万客户,远低于国资委要求的150次/百万客户。
二季度,共发现电网设备危机缺陷550项,已全部消除。截至二季度,公司售电量累计完成687.2亿千瓦时,较前期增加1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8%,完成年度计划的53.69%,与时间进度相比多完成售电量47.2亿千瓦时。今年二季度,内蒙古电力公司系统未发生电力生产人身、电网、设备、信息事故,未发生交通、火灾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二季度,全网共完成1071项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设备检修工作,全网开展10(6)千伏及以上设备带电作业574次,多供电量2330万千瓦时
截至二季度,公司售电量累计完成687.2亿千瓦时,较前期增加1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8%,完成年度计划的53.69%,与时间进度相比多完成售电量47.2亿千瓦时。今年二季度,内蒙古电力公司系统未发生电力生产人身、电网、设备、信息事故,未发生交通、火灾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2016年,公司百万客户投诉量累计14次/百万客户,远低于国资委要求的150次/百万客户。二季度,共发现电网设备危机缺陷550项,已全部消除。
二季度,全网共完成1071项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设备检修工作,全网开展10(6)千伏及以上设备带电作业574次,多供电量2330万千瓦时截至7月底,国电海南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24.8亿千瓦时,完成全年发电任务的63.6%,连续4个月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月度发电任务。